济南生物发酵系列展展览面积60,000平方米,800+参展商,35场会议,30+高校与科研机构,30场科研成果发布会,预计超过45000名专业买家,生物发酵产业链具有特色和行业风向标引领性盛会,目前已从单一生物发酵领域拓展到整个生物技术领域,展品覆盖、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制造、生命科学、细胞工程、蛋白工程、医药工业、合成生物、生物医药(、疫苗等)、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化工、实验室仪器、日化、能源工业、发酵产品(氨基酸及有机酸、淀粉及淀粉糖、酵母及衍生物、酶制剂、发酵功能制品)、食品饮料、酒等生产加工所需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打造集“展示、商贸、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致力于生物技术产业智能智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往届科研展区
2025全国科研院校成果展暨成果发布会将联合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加速器、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打造(食品/医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及科研发展方向在行业推广,与行业内企业建立紧密合作,达成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人才输出、项目合作与孵化等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浙江科技大学、农业大学、中科院天津微生物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北京农学院、齐鲁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团体标准化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发酵院、中国食品发酵院等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探讨研究成果及科研发展方向。小编今天先带你来看看有哪些高校、科研机构亮相呢~~~
中国农业大学N3馆S05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钟登华,校长孙其信。
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并批准试办研究生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1年学校及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齐鲁工业大学N3馆S07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建设高校。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实验平台十余个,实验室面积67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00余万元,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的科研工作围绕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饲料和肥料)等生物产业领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其它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学院始终把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作为应尽的责任,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企业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效益近30亿元。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N3馆S13
天津科技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天津市“双”建设高校。生物工程学院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硕士点,拥有的“发酵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为天津市学科、学科,药学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强劲的学科优势保障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学院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生物产业的需求,重点开展工业发酵微生物、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承担国家、京津冀重大科研任务,为生物与医药产业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输送人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等社会服务。目前在氨基酸、酵母、食品酶制剂、生物防腐剂、传统发酵食品等生物发酵领域的工业微生物育种与现代发酵技术等方面已形成明显特色与优势,为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浙江科技大学N3馆S09
浙江科技大学是一所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现有57个本科专业,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600余名,各类来华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高尚、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693名,专任教师138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4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学术经历教师占32%,具有工程实践背景教师占比近50%;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等人才20人次,省部级人才近120余人次。
学校现有“十三五”省学科6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和智库14个,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建研究中心1个,拥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与地方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19个。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N3馆0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从事生物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领域生态发展的科研机构,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