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申报材料:
基础证明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原件及扫描件,用以证明个人身份与学历层次。若为国外学历,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信网可查的学历,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能在学位网查询的,需提供《学位认证报告》。
专业资格证明:初级职称证书(若有),证明已具备相应初级专业资格。如申报中级工程师,需提供助理工程师证书。
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在职证明、社保缴纳记录等,用以证明工作单位、工作年限及工作连续性。社保缴纳记录可到当地社保部门官网下载打印,需体现工作单位及对应缴费起止时间。
业绩成果材料:工作成果报告、项目方案、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发表的论文等,展示在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业绩与成果。例如参与过的工程项目,需提供项目立项文件、项目实施过程记录、项目验收报告等;发表论文要提供论文期刊封面、目录、论文正文等。
继续教育证明: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后,获得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继续教育包括公需课和专业课,公需课学习一般不少于 24 小时,专业科目不少于 56 小时 。
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职在岗满 6 个月,即可申报中级职称。
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初级职称(助理级)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 2 年及以上,可申报中级职称。例如,若你在 2023 年取得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那么到 2025 年就满足申报中级职称的条件。
职称考试覆盖专业: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像会计、经济、统计、审计、计算机软件、卫生、通信、翻译、船舶、出版、国际商务等专业 。若你从事这些专业工作,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取相应职称,而非通过评审途径 。
身份限制:公务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
部分专业不侧重论文: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 。这些专业更注重申报人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技术创新等方面,如工程系列可通过技术报告、项目成果等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职称评审 。
部分地区特殊政策:北京市评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只需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即可;湖南省申报中级职称不需要论文,申报高级职称只需要发表 1 篇论文 。所以,不同地区政策差异较大,务必关注当地具体规定 。